蛋白表达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蛋白表达是指基因在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使蛋白质合成出来并在细胞中存在的现象。常见的蛋白表达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蛋白质芯片技术、质谱分析等。
一、免疫印迹法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采用蛋白电泳或同源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目标蛋白体系中的蛋白质分离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再采用特异性抗体与蛋白结合,并使用荧光素等物质发光检测其蛋白质量、含量和免疫反应能力及其变化。免疫印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检测低浓度目标蛋白质具有优势,在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广泛应用。
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的结合以及酶作用来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它是在微孔板上含有相应蛋白或药物抗原的表面上加入样品和特异性抗体,然后加入可以与这种抗体结合的酶标记抗体,再加入底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检测出目标蛋白质的种类、含量及其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通量等优点,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诊断领域。
三、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同时检测大量蛋白质表达水平的高通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目标蛋白质附着到芯片表面,然后用多种不同的特异性抗体对芯片表面进行检测,最终得到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相比于传统的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质芯片技术有更高的通量、准确性和重复性。
四、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序列、结构和功能等信息的方法。最常用的是质量分析法(mass spectrometry,MS)。其基本原理是将目标蛋白质分离出来,将其分子中的粒子加速至一定能量,然后进入到质谱仪中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目标蛋白质的质谱图谱,判定其分子量、氨基酸序列和作用方式。质谱分析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及无需纯化等优点,在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不同的蛋白表达检测方法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并且可以互相补充,为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最新动态
-
03.14
GST pulldown实验能否验证蛋白质与其他非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
-
03.14
温度对EMSA实验中的蛋白质和DNA结合有什么作用?
-
03.13
在酵母单杂交中,诱饵序列如何设计?
-
03.12
常用的DNA探针标记方法有哪些?
-
03.11
ChIP-qPCR如何实现对特定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
-
03.10
为了排除假阳性结果,需要设置哪些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酵母细胞应如何构建和处理?
-
03.07
RIP-qPCR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03.06
怎么获得无外泌体血清培养细胞?
-
03.04
细胞培养死细胞是否会影响外泌体的提取?
-
03.03
高纯度植物外泌体提取的难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