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TAG 实验的关键步骤有哪些?如何保证这些步骤的实验效果?
CUT&TAG 实验的关键步骤包括细胞准备、抗体孵育、转座酶孵育以及文库构建等,以下是这些关键步骤及保证实验效果的方法:
1.细胞准备
保证细胞活性:确保使用的细胞活性良好,一般要求细胞活性在 90% 以上。对于贴壁细胞,需用合适的消化液轻柔消化,使其成为单细胞悬液,避免过度消化损伤细胞;对于悬浮细胞,直接收集细胞即可,但要注意去除死细胞和杂质。
控制细胞数量:根据实验需求,准确调整细胞数量,通常建议使用 1000 - 10000 个细胞,以保证后续实验有足够的信号强度。
2.抗体孵育
选择合适抗体:挑选特异性高、亲和力强且适用于 CUT&TAG 实验的抗体。可参考相关文献或咨询抗体供应商,同时进行预实验优化抗体浓度。
优化孵育条件:确定合适的孵育时间和温度,一般在 4℃孵育过夜,以保证抗体与目标蛋白充分结合。同时,在孵育过程中,需轻轻摇晃或颠倒容器,使抗体与细胞充分接触。
3.转座酶孵育
使用新鲜酶液:转座酶的活性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应使用新鲜配制的转座酶,并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存和使用,避免酶活性丧失。
严格控制条件:精确控制转座酶孵育的温度、时间和反应体系。通常在 37℃孵育 1 - 2 小时,期间需保持反应体系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因素干扰。
4.文库构建
DNA 纯化:转座酶反应结束后,需对 DNA 进行纯化,去除杂质、蛋白和未反应的转座酶。可使用磁珠法或柱纯化法进行纯化,确保纯化后的 DNA 质量高,无抑制剂残留。
文库扩增:根据文库构建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适量的 PCR 扩增,以获得足够的文库量用于测序。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扩增,以免引入偏差和错误。同时,需优化 PCR 反应条件,包括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等。
5.质量检测
文库质检:在文库构建完成后,使用 Qubit 等仪器检测文库的浓度,利用 Agilent Bioanalyzer 等分析文库的片段大小分布和质量,确保文库符合测序要求。
测序数据评估:对测序得到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测序深度、碱基质量、比对率等指标。若数据质量不佳,需分析原因并重新进行实验。
在整个 CUT&TAG 实验过程中,还需设置合适的对照实验,如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以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以确保各个关键步骤的实验效果。
最新动态
-
04.18
ATAC-seq与其他研究染色质可及性的技术相比有什么优势?
-
04.18
ATAC-seq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因素?
-
04.18
ATAC-seq数据分析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
04.18
ATAC-seq在生物学研究中有哪些应用?
-
04.18
在进行CUT&TAG实验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
04.18
CUT&TAG实验的成本相对较高,有没有降低成本的方法?
-
04.18
目前CUT&TAG技术有哪些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
04.17
CUT&TAG技术是否适用于非模式生物的研究?
-
04.17
对于低丰度的蛋白-DNA相互作用,CUT&TAG 技术的检测效果如何?
-
04.16
CUT&TAG 技术能够检测到的蛋白-DNA相互作用的分辨率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