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世界孤独症日 | 聆听“星”声“泌”语,让爱来,让碍走

信息来源:金开瑞 作者:genecreate 发布时间:2024-04-02 15:01:00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与普通孩子有些不同,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喜欢被别人打扰,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旁人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独自闪烁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他们,就是“星星的孩子”——孤独症患儿。

    孤独症在医学上也称自闭症,是一种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的精神系统疾病,多起病于婴幼儿时期。2020年美国一项纳入11个监测站点的大型研究显示,各州儿童的ASD患病率在2.76%~4.49%,其中有三分之一被归类为智力障碍,成年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不足,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近几十年来,孤独症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明显的增长趋向并且缺乏特效治疗药,因此极需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和特定的治疗方案。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能够被中枢神经系统大多数细胞类型释放的纳米级囊泡,其内含有的RNA、蛋白质、脂质等生物活性大分子参与多种神经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在调节神经发育、分化、再生以及突触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外泌体以其采集方便、结构稳定、其内大分子不易降解、可通过血脑屏障等优势,逐渐成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研究的热点。本文将综述孤独症相关外泌体近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孤独症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1、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人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lncRNA IFNG-AS1改善了BTBR小鼠的神经发生和ASD 样行为

    移植源于人类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ADSCs)及其产生的外泌体已成为一种颇具前景的无细胞治疗方法,有望用于治疗神经发育障碍(NDDs)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然而,hADSC外泌体移植治疗ASD的有效性仍有待验证,其背后的机制亦不明朗。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hADSC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来源的外泌体中的lncRNA进行测序,发现hADSC-Exos中包含的lncRNA不仅存在于hUCMSC-Exos中,还与神经发生相关,hADSC-Exos具有减轻神经炎症、抑制神经元凋亡以及促进体内外神经发生的能力,从而提供神经保护作用。hADSC-Exos中衍生的lncRNA IFNG-AS1作为miR-21a-3p的分子海绵,通过miR-21a-3p/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发生,发挥了调控效应。这一系列发现提供了一种针对ASD个体的潜在治疗策略。

图源:https://doi.org/10.1186/s12951-024-02338-2

 

2、Molecular Biology:ASD患者外泌体microRNA的全面分析及ceRNA网络构建的初步研究

    外泌体已被证实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具有重大影响,但关于外泌体miRNA与ASD关联的研究相对较少,对ASD中至关重要的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的理解仍然有限。本研究通过全面解析ASD患者外周血中外泌体miRNA的表达特征,构建了ceRNA调控网络,并评估了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揭示了ASD患者转录组层面的异常变化,为深入理解AS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图源:https://doi.org/10.17305/bb.2023.9552

 

3、Pharmacol Res:血液外泌体通过神经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感应调节孤独症相关表型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复杂的分子事件,特别是在前额叶脑区的作用尤为突出。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关键载体,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对大脑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表明血液与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在ASD病理生理过程中至关重要,大脑可能通过感知外泌体来觉察外周系统的改变,这一发现为未来的神经学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源:DOI: 10.1016/j.phrs.2023.106965

 

4、Heliyon:探讨与妊娠相关的母体免疫激活和细胞外囊泡对孤独症谱系障碍中观察到的免疫改变的潜在影响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影响个体的行为和社交技能。全球范围内ASD的发生率正在急剧上升,这可能与公众对疾病的认知、诊断水平提高、遗传因素和环境触发因素有关。据估计,全球大约有1%的人口表现出ASD症状。除了遗传背景之外,环境因素和免疫相关因素同样影响着ASD的发生。最近,母体免疫激活(MIA)被提出可能是参与ASD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细胞外囊泡(EVs)在母胎界面大量存在,并积极参与到维持健康妊娠所需的免疫调节过程中。鉴于EVs的浓度和内容物的改变也与ASD相关联,本文探讨了EVs在围绕MIA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为了支持提出的关联性和假设,文章讨论了EVs在妊娠期间的角色及其对ASD潜在影响,并结合文献回顾和更新,探讨了感染、超重和肥胖、妊娠糖尿病、先兆子痫、分娩方式以及微生物群失调等在MIA和ASD中的作用。

图源:https://doi.org/10.1016/j.heliyon.2023.e15593

 

5、J Mol Neurosci:血清LCEVs全转录组分析揭示了ASD中神经及糖基化的变化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也尚无确诊或预测性的生物标志物。外泌体(EVs)是由细胞释放的纳米级别的囊泡,携带着核酸、蛋白质、脂质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已有研究指出,血清中捕获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L1(L1CAM)结合的外泌体(LCEVs)可以为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然而,关于ASD儿童体内的LCEVs知之甚少。本研究共招募了100名2.5至6岁ASD儿童和60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发育(TD)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血清样本后仔细地分离和表征LCEVs。血清LCEVs的全转录组分析揭示了ASD中神经和糖基化的变化,这有助于发现ASD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和分子机制,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管理提供参考。

图源:https://doi.org/10.1007/s12031-022-01994-z

    在孤独症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孤勇者”,每一名父母,每一位孩童,都在孤独且勇敢地奋力前行。在这个特别的日子——2024年4月2日,第十七个“世界孤独症日”,让我们以行动发声,以关爱践行,共同为构建一个理解、接纳、包容孤独症群体的社会环境而努力,让每一个“孤勇者”感受到人间温暖,不再孤独,共享生命的美好篇章。我们坚信,通过持续不断的科学研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必将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打破阻碍他们融入社会的壁垒,让爱的力量如阳光般穿透阴霾,驱散困扰,引领每一位“来自星星的孩子”走向更为宽广的人生舞台。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673-5293.2024.01.013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61.1346.R.20220126.1727.028.html

●https://doi.org/10.1186/s12951-024-02338-2

●https://doi.org/10.17305/bb.2023.9552

●DOI: 10.1016/j.phrs.2023.106965

●https://doi.org/10.1016/j.heliyon.2023.e15593

●https://doi.org/10.1007/s12031-022-01994-z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