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研究利器(Co-IP、BIFC、Y2H、GST pull-down)助力速配蛋白互作“最佳拍档”
蛋白互作研究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它对于理解细胞内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信号传导路径、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药物作用靶点的识别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蛋白质并非独立工作,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的网络,调控着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基因表达、代谢调控、免疫应答、细胞周期控制等。鉴于此,掌握高效且精准的蛋白互作分析技术,对于推动生命科学研究进展显得尤为关键。
在此背景下,几种优质的蛋白互作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科研人员手中利刃,包括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Yeast Two-Hybrid(Y2H)以及GST pull-down等。为了更直观地对比这些技术的特点,小编详细罗列了这四种技术的概述、优势、局限性及应用示例,旨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清晰的决策依据,助力他们根据研究需求,挑选更合适的实验方案。
然而,生命科学的复杂性意味着单一技术往往难以穷尽所有答案。因此,研究者通常会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灵活结合运用这些技术,通过这种多维度的互证策略,能够大大提升研究的深度与可信度。这样讲或许有些抽象,实践出真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篇文章案例加深下理解。
图源:doi: 10.3389/fpls.2022.862915
在该项研究中,作者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左图)研究NnWRKY70s和其他蛋白质在调节荷花 BIA 生物合成中可能的相互作用。选择调节 BIA 生物合成的更为显着的NnWRKY70b进行研究,由于全长结构显示出强烈的自激活活性,因此将保留WRKY 和锌指结构域的截短区域作为诱饵,将筛选得到的阳性结果做进一步的杂交验证,得到NnWRKY70b 与 NnWRKY70a、NnWRKY70b 与 NnWRKY53b 以及 NnWRKY70b与NnJAZ1的互作结果,接着使用双分子荧光互补 (BiFC)实验(右图)进一步确定它们之间的互作关系。(查看完整文献解读点击这里)。
图源:https://doi.org/10.1016/j.redox.2023.102983
在本研究中,作者通过Co-IP实验证明了Shank3与STIM1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图F),并使用 GST pull-down实验揭示Shank3直接与STIM1结合(图G)。(查看完整文献解读点击这里)。
图源: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2332-0
这篇文章也是如此,在293T和MEF细胞中,作者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证实了OTUD1与FGL1的直接相互作用(图B),并通过GST pull-down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它们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图C)。(查看完整文献解读点击这里)。